山月

人间万事消磨尽,唯有清风似旧时

2018.7.8

今天背文学理论,背着背着突然抑制不住地大笑起来,笑得断断续续,然后突然就开始哽咽,流眼泪。我笑的时候没有很开心,哭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悲伤,大概是背了一整天,晚上都忘光了,太郁闷所以精神有点失常了吧。

以前好像都没怎么有过这种情况,我当年也是一个背完四本政治和四(?几本)本历史的江苏考生啊。。

可能是文学理论真的太抽象,因为没有文学史和西方文学的基础理解起来很困难,平时上课也没有完全搞懂,造成了期末悲惨的情况吧
也有可能是我每件事目标都不够明确,要求又高好胜心又强,自己折腾自己吧

~~~~~~

我以前一直不明白,为什么简体字被用了这么多年,还是有作家坚持繁体竖排,不说陈寅恪《柳如是别传》和钱钟书《管锥编》《谈艺录》,很多做文献或者经学研究的老师都还坚持用繁体字,写文言。今天大概懂了,文学和艺术真的需要门槛,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界线比我想象的要严格得多。因为看到了北京试卷里“红圈圈”和“圈圈红”那一题广受争议,那个在微博上跳出来,公然说自己第一想法是“红圈圈”(错误答案)的所谓“教育界人士”,要么是水平烂到还不如我,要么是只想哗众取宠抨击一下应试教育。然后文章的作者被迫出来解释自己的正确性,一群不知道受过什么教育的人在评论里对作家破口大骂。

以我一个刚刚受过语言学基础教育的人的观点来看,试题上的话无论是语义还是语法都没有问题,但是,那有怎么样呢?我忽然觉得很可怕,如果我们以后的教育,以后的文学和艺术都被这样的人牵着鼻子走,会有多荒谬?

今天还在群里看到老师们对于王夫之的一些作品的讨论,对毛诗序的批评和争论,对自己将来要做的事有了模模糊糊的想法。

也许繁体竖排的文言是学者最后坚持的抵抗吧

评论

热度(2)